2010年11月22日

道教建築比較 (蓬瀛仙館, 黃大仙祠) 湯志麟

比較項目
蓬瀛仙館
黃大仙祠
規模
仙館只有前大殿,作為修典之用,其餘都是依山而建。
城市中的大祠,面積有十八萬平方呎
風格
以兜率宮為中軸的設計貫穿整個建築
極盡中國古典廟宇及中國宮殿的特色
色彩設計
兜述宮的用色以紅為主,金為飾,以表其顯赫的地位
用色以紅為主,金為飾,牌面是金字紅底,大小的石獸到羌處可見
特色
兜率宮,建築設計以天宮為本,用來供奉三位祖司
建築須配合五行,謂之「五形」,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五行齊備,方能鞏固
人物供奉
 
奉赤松黃大仙師,呂祖,觀音關聖帝君,孔子


 針對比較:

兩者也有觀音

蓬瀛仙館的觀音
在蓬瀛仙館介紹的文章提及了一個奇怪的現象,就是佛道中人﹑濟世為懷﹑行善積德的出現於道館的觀音殿上。文中陳主任所述是因為觀音大使功德德行了得,道教亦都會有供俸他作為弟子模範。

黃大仙祠的觀音
在黃大仙祠我們也可以證實這現象。我們在黃大仙祠可見佛教的菩薩----觀音也在三聖堂裡供奉著。在蓬瀛仙館這道教仙館外,在同樣是道教的黃大仙祠中也有同樣的現象。根據《黃大仙嗇色園規則》稱:「本園以提倡闡釋﹑儒﹑釋道三教之理性道學,并增設贈醫施藥,以期勸善普濟為宗旨。」三教共處,這也是黃大仙嗇色園的一大特色。園中還安奉大成至聖先師孔子畫像,供奉燃燈古佛,廣藏道教、儒教、佛教經典。於由黃大仙教條如此,觀音這大乘佛法中一個代表在黃大仙祠中被人供奉可以這樣理解。

見證包容性
由此可見中國文化中的偉大精神-----包容性。雖然佛教與道教在教義﹑修行﹑智慧有所不同,但在道教的建築中,我們也可找到佛教的蹤跡,甚至以佛教人物作為作為弟子模範。在黃大仙祠,我們不單可以找到觀音,連家思想的孔子我們也可以在黃大仙祠的麟閣裡找到,在區區的一座黃大仙祠,有黃大仙師﹑呂祖﹑觀音﹑關聖帝君﹑燃燈古佛和孔子,儒釋道三教之代表,可見可見包客之大。

上圖為黃大仙祠裡的麟閣,供奉孔子的地方。


黃大仙祠的石獸與蓬瀛仙館的裝飾 

黃大仙祠裡到處也有一座座石獸,十分顯眼,也栩栩如生,可以充說得上一定有一座在附近 (如下面可見,到處也有不同的石獸)。包括有石麒麟,石獅子,石龍龜(玄武)和石鶴等等,但相反蓬瀛仙館就沒有這些一座座的大石像,有的而是一些在屋脊亦都有脊獸和刻在柱上的龍石飾。


上圖有石麒麟,牌坊上有石獅子 (黃大仙祠)

上圖為黃大仙祠裡的石獅子

上圖為黃大仙祠裡的石龍龜(玄武)和石鶴
上圖為黃大仙祠主殿外的兩隻石龍龜(玄武)和石鶴
  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黃大仙祠的石獸
這是因為黃大仙祠面積廣大,有十八萬平方呎,有很多空間可以放置一座座的石獸。從右圖可見石獸加上它的底基長約一米半,闊約半米多,高約二米多的石像。加上嗇色園本來是幾位紳商(李亦梅、譚傑生、梁仁庵、郭述亭、張殿臣、陳桂石和唐麗泉等)的私人修道別墅,但因後來善信要求入廟參神者日眾,才就定下開放時間,並將香火收入,撥充善舉,贈醫施藥。而石像也是紳商的心頭好之一,有招財進寶﹑鎮宅辟邪﹑擋去滯運的黴氣﹑長壽吉祥﹑鎮煞迎福﹑解多種形煞和助官運之餘,還可以一顯地位財力。還有黃大仙祠在地理上有著比香港蓬瀛仙館的優勢,就是黃大仙建築於平地上,有便於運送重型大石像。所以,黃大仙祠有足夠的金錢,能力,面積和地理優勢放置多座可像。

蓬瀛仙館的裝飾

相反,香港蓬瀛仙館依山而建,地形由低上高,不便運送重型大石像。加上面積不大。因這些條件,香港蓬瀛仙館以屋脊﹑柱上和屋頂等等建築部位加上聖獸﹑吉祥等裝飾,如兜率宮的白鶴天頂﹑樓梯的龍石飾﹑屋脊上的有脊獸等等。蓬瀛仙館雖然沒有一座座的石像,但上述這些裝飾,雕刻也可有壯觀吉祥的效果。


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